全国爱耳日
耳朵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除了掌控听觉外还兼具保护身体平衡的机能。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任何一部分受损后果都非常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因此我们要特别爱护耳朵。
年3月3日是全国第20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次世界听力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
医院于年成立耳鼻喉科,本科室拥有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莱夫凯尔耳鼻喉内窥镜,兹达耳鼻喉综合治疗台。配备了专业的人才。这些先进的医疗设备跟专业的人才组成了医院强大的耳鼻喉科。
医院耳鼻喉专家王春霞简介:从事眼耳鼻喉咽科42年,中华医学会会员,聘任五官科讲师,医院、医院进修。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泪器、斜视、上睑下垂、眼表等疾病的诊治,对耳鼓膜修复、上颌窦、乳头治、气管及食管异物取出,气管切开等手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爱耳日”特推出大型义诊活动
一、活动内容
凡在活动期间持本人身份证来院就诊的50岁以上耳疾患者挂号可享受免费耳镜,听力检查。
检查项目:听力、外耳道、鼓膜。
二、活动时间:3月2日-3月3日
我国是世界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万。世界卫生组织年世界听力日的宣传词:“请检查您的听力!”,提醒注意早期识别和干预听力损失的重要性。
什么是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
轻度(听阈26-40dBHL):听谈话声有困难;
中度(听阈41-60dB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
重度(听阈61-80dBHL):对着耳朵,大声喊只能听到几个词;
极重度(听阈80dBHL以上):对着耳朵大声喊也听不到任何词。
听力障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对于儿童,则可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怎样断定你的听力是否下降
1你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2在噪音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的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你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你必须要别人重复一些说话内容。
6你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到比别人大的位置。
7你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会时觉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不然不能听到电话声和门铃声。
10您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者蝉鸣声(耳鸣)。
您如果有以上情况,很有可能听力医院就诊。
生活中有哪些伤耳行为
01
坐公交时戴耳机在公交车等嘈杂环境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长此以往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专家建议,使用耳机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而不要用插入式耳机;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可避免音量过大,伤害听力。
02
长时间打电话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专家建议,打手机应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此外,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03
用硬物掏耳朵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我们在吃饭、说话时可自动将其排出。有人习惯掏耳朵,反而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用棉棒火柴棒等掏耳朵,将火柴头或者棉绒遗漏在耳朵里,对耳朵也会造成损伤。
04
经常泡吧、KTV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酒吧、KTV等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控制去的次数和时间。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05
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到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
06
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座舱内的气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含气腔的气体也就随之扩张或缩小。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造成航空性中耳炎,出现两耳发闷、疼痛,头晕等症状。
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主动做吞咽动作,让咽鼓管处于不断开放的状态,使空气能不断地出入,从而有利于保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
07
滥用抗生素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08
用力吸鼻涕、擤鼻涕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医生表示,用力擤鼻涕,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会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09
对感冒、鼻炎、咽炎不加理会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但因其不会流脓而容易被忽视。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10
长期有负面情绪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如何保护听力免授损伤
01
减少耳机使用时间,严格遵循“60-60”原则。所谓"60-60"原则是指一种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02
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睡觉过程中姿势难以掌控,在造成噪声伤害的同时也容易压迫耳机,给脆弱的耳朵带来物理伤害.
03
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当你发现在嘈杂环境中音量调大到60%的时候还听不清那就该摘下耳机了,再接着听只会损伤耳朵.
04
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主动降噪耳机可以很好地保护听力,减少听音乐时的噪音影响,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降低耳机音量。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医院
爱眼-
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