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斜视2本月9号中山大学眼科

概述

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二病因

1.调节学说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2.双眼反射学说

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是依靠融合功能来完成,是后天获得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即斜视。

3.解剖学说

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遗传学说

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

斜视的病人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功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出生至内发生者称为先天性内斜视。偏斜角度通常很大。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通常会伴中高度远视,或是异常的调节内聚力与调节比率。

2.外斜视

眼位向外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因病人具有较好的融像能力,大部分时间眼位可由融像能力维持在正常位置,只有偶尔在阳光下或疲劳走神的时候,才表现出外斜的眼位。有些儿童还表现为,强烈的太阳光常会闭一只眼睛。间歇性外斜视常会发展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比内斜视和外斜视少见,上下斜视常伴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四检查

以下是斜视的常规检查法:

1.双眼视功能的检查

(1)国内普遍使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视功能的三级情况。

(2)立体视功能的定量测定,用同视机立体定量画片或颜氏随机点立体图测定立体视锐度。

2.屈光检查

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验光:了解有无弱视和斜视与屈光的关系。

3.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

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

4.眼球运动检查

判断眼外肌的功能,看眼球运动是否正常到位。

5.有没有代偿头位

帮助诊断是哪一条眼外肌麻痹。

6.确定麻痹肌的检查

检查眼球的运动功能、双眼分别注视、单眼各方向注视的斜视角度,用红镜片试验或

Hess屏方法等检查可以帮助确定。

7.牵拉试验

(1)术前评估术前将眼球牵拉至正位后估计术后复视及患者耐受情况。

(2)被动牵拉试验可以了解有无眼外肌机械性牵制或肌肉的痉挛情况。

(3)主动收缩试验了解肌肉的功能。

8.隐斜的检查

用隐斜计做定量测定。集合近点的检测:帮助诊断肌性视疲劳。

9.调节性集合/调节(AC/A)的比值测定

帮助判断斜视与调节和集合的关系。

五诊断

用以下方法可作出诊断:

1.询问病史

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准确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或诱因、斜视发展情况、做过何种治疗、有无家族史等。

2.眼外观检查

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睑裂是否等大,颜面是否对称,有无代偿性头位。

3.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

详细检查患者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对于高度近视和散光者及青少年患者,必须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4.遮盖试验

遮盖试验可简单准确地对斜视进行定性检查。

5.检查眼球的运动

观察6个主要运动方向,以确定每条眼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6.斜视角检查

斜视角分为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健眼注视时,斜眼偏斜的角度称为第一斜视角;斜眼注视时,健眼偏斜的角度称为第二斜视角。测量第一、第二斜视角斜角可协助麻痹眼的诊断。临床上常用的定量测量斜视角的方法有:角膜映光法、同视机检查法、三棱镜配合遮盖法等。

7.其他

此外,还有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法、视野计测量法等。

六并发症

大部分斜视患者出现立体视觉减弱或丧失,单眼抑制的患者可发生弱视,部分患者出现复视以及混淆视等症状。

七治疗

1.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轻度斜视可戴棱镜矫治。正位视训练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2.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全国最TOP耳鼻喉技术医院!长期我院坐诊和手术。专家教授坐诊时间表:李奇根教授坐诊时间年3月9日。虞幼军教授坐诊时间年3月16日。

左可军教授坐诊时间年3月31日。

中山大学眼科专家:李奇根教授坐诊时间年3月9日。

简介:李奇根,副主任医师,眼科学硕士,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多年,发表核心期刊三十余篇(含通讯作者),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基金4项

医疗专长:

在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干眼病等疾病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多种角膜移植术、斜视等眼前段显微手术。

医院耳鼻喉专家:虞幼军教授、坐诊时间年3月16号。

简介:虞幼军,主任医师,医院耳侧颅底外科主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医促会听力学分会常委;医促会眩晕分会委员;医促会人工听觉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学组成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会长;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耳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科学杂志》编委;《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专业技术重点定位于耳及侧颅底疾病的诊治,出版有《颞骨立体解剖与手术图谱》、《耳内镜外科学》、《耳鼻咽喉科临床解剖学》、《鼻咽癌诊断和治疗》、《耳内镜外科学-原理、指征和技术》等专著。

医院耳鼻喉专家:左可军教授、坐诊时间年3月31日。

左可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在就职于广州市医院医院鼻科,从事鼻科及变态反应科、鼻眼相关外科及鼻颅底相关外科的临床和基础工作。近些年曾先后在全国鼻科青年医师手术竞赛中屡获桂冠,并在全国鼻眼相关外科手术大赛中屡创佳绩。近年创建了南方鼻科青年联盟,并成功举办多次南方鼻科青年论坛。目前担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眼科内窥镜微创手术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分会第一届鼻科学组委员兼秘书,广东省眼健康协会眼与全身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以及全国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诊疗与研究协作组专家成员。

医院五官科科主任:周洽锋

简介:周洽锋、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一直在中山大医院工作,先后担任广东语言与听力学委员会成员,医院硕士研究生教学秘书,发表核心期刊3篇。

善长:耳聋及耳源性眩晕专科治疗,乳突根治及听骨链重建,鼾症(呼吸睡眠暂停缩合症)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及鼻窦炎鼻息肉微创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脱敏治疗,头颈方面善长甲状腺及腮腺肿物切除,面神经疾病诊治,喉癌全喉和半喉切除、颈淋巴结清扫、喉发音功能重建,头面部良恶性肿瘤切除、缺损皮瓣修复。传承中医世家,中医治疗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咽喉反流,刺激性咳嗽、耳鸣等疑难杂症。

科室及设备简介

医院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能独立开展手术范围包括:

鼻科:鼻科内窥镜下微创手术:鼻内镜下鼻中隔纠正、下鼻甲成形,鼻见镜下鼻息肉切除,鼻内镜下鼻窦(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开放,鼻腔异物取出术,鼻腔良性恶性肿瘤切除。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手术,鼻骨骨折复位,外鼻畸形纠正、隆鼻等。

耳科: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手术,乳突根治及听骨链重建术,耳前瘘管切除,外耳中耳胆脂瘤切除。

咽喉:等离子扁桃体切除、电子喉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切除、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硬性支气管镜下气道异物取出术。腭咽成形,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喉功能重建等功能性手术。

头颈:头面部肿物切除或缺损的皮瓣修复,面神经解剖,腮腺及肿瘤切除,喉返神经解剖,甲状腺、颌下腺及良恶性肿瘤切除、甲状舌骨囊肿切除等开放性手术。

眼科:开展项目:睑腺炎(麦粒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睑内翻及倒睫;泪囊炎;结膜炎;结膜结石;泪囊炎;泪道阻塞;角膜炎;角膜异物;翼状胬肉;白内障;青光眼。

我科引进耳鼻喉先进设备,裂隙灯眼底照相;裂隙灯眼前照相;非接触性眼压计;眼科A/B超,电子喉镜、耳内镜窥镜、鼻内窥镜、纯音测听仪、声导抗仪、耳声发射仪、家庭式呼吸机(CPAP)、睡眠监测(PSG)等,过敏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可对眼耳鼻喉头颈外科疾病全方位检查。

欢迎来电周主任、梁主任

医院







































山东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趁早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yexs/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