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看街头的人走路姿势,就能看出是哪个城市。
目不斜视、步履匆匆,一定就是深圳人。
在深圳,人人都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速度,让深圳这座边陲小镇只用30年就发展成现代化大都市。
实际上,深圳也曾经慢过,上世纪70年代的深圳还只是一个镇,周边被山地、农田与渔村包围。
镇上人们的生活也是慢悠悠的,当时最繁华的解放路没有商家,也没有多少行人。
只有到了墟日,人们才会集中在深圳墟,也就是现在的东门进行交易。上世纪80年代,深圳作为特区,成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各项建设开始启动,城市变成一片大工地,黄土飞扬。80年代的罗湖火车站只有一个站台,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奔赴深圳寻求梦想。
也就是那个年代,国人第一次听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振聋发聩的标语。
也正是在那个年代,深圳的国贸大厦建设创造了三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此后,快节奏的发展成为这个城市的主旋律,而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也成为深圳人乐于给自己打上的标签,快文化也成为这个城市的主流价值观。如今深圳特区38岁了,进入中年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市里的年轻人节奏更快了,他们走路快、做事快、说话快、就连吃饭都比别人快,生怕错过了机遇,埋没了梦想。
扶手电梯左边只要空出来,必定有人会嫌自动梯太慢选择快速上下。办公楼电梯的关门键也经常被人按到字迹迷糊。
深圳写字楼间、CBD中、地铁里最常见的场景经常是:
▼
业务员不浪费一点时间,戴着蓝牙耳机边走边打电话就把生意做了;
女白领拎着重重的文件包,穿着高跟鞋仍然健步如飞赶着去开会;
程序员背着大大的电脑包飞快的冲进电梯里,准备在公司熬上几个通宵赶一个项目的代码;
学生仔在地铁里也不忘盯着手机念念有词,他要多背单词应对即将到来的出国GRE考试……
人民日报曾经计算过深圳的速度之快:一分钟工业产品出口交货.57万元,一分钟深交所成交13.9亿元,一分钟创造GDP.91万元。
有人说,深圳人的快,深深的受到了香港人的影响,过程和原因也十分相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崛起,为了赚更多钱、更快的赚钱的港人用快的方式投入经济大热潮,是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
但在快的同时,港人也非常注重品质,不会因为求快而牺牲质量。
正因为香港出品在毗邻的深圳最容易获得认可,因此深圳人只要去香港都会买点居家常备药品回来,自用或者送给内地的亲戚朋友。
其中香港幸福医药出品的感冒类产品经常进入“赴港必购药品清单“,并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逐渐为内地城市人们熟知,众多自媒体主动推荐。
香港幸福医药的产品之所以备受推崇,首先在于这香港最具规模及知名度的制药企业有着长达64年的历史,并一直坚持“品质第一、制造严谨、服务忠诚、以民健康”的经营理念,把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放在第一位,真正在践行“守护大众身心健康“的愿景使命。
当香港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根本没时间生病,以“快速治感冒“闻名的幸福科达琳(香港名为“幸福伤风素”)应运而生,并迅速风靡香港。
可以说,幸福科达琳的诞生,是香港人做事风格快速、高效特点催生出来的一种感冒药。
知乎上有大V分析说,幸福科达琳能有效快速缓解鼻塞、流鼻涕、发烧等感冒症状,可以长期囤货。这不,抖音红人也用上了幸福科达琳!
而这种独特的感冒药也逐步在深圳这座同样快节奏的城市风靡,深圳多处交通要道户外大屏上都出现了幸福科达琳都身影。
因为在这么快的节奏下,放慢节奏好好养病是不可能的,只能吃幸福科达琳,快速治好感冒,继续打拼!
▌信息:一条福利满满的广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编辑:优优姐(执行编辑:陈陈/主编:四喜)
▌内容:由深圳优生活原创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