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及听觉障碍等。视觉障碍可伴有斜视等。那么,脑瘫伴有斜视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脑瘫伴有斜视的原因具体包括以下:
1、出现由眼肌解剖学异常所致的肌纤维化等眼肌本身异常及眼球附着部的异常。
2、支配眼球辐辏和外展功能的眼肌神经活动不平衡。例如,辐辏过强外展过弱时当然会出现内斜视,而辐辏过弱外展过强时则必定出现外斜视。
3、远视。有某种程度以上的严重远视时,为了看清物体,不经常进行调节就看不到。一做调节,通过近视反应,同时发生辐辏,同时出现内斜视,这种现象被称为调节性内斜视。
4、两眼视觉异常。两眼视觉是同时使用两眼看物体的功能。两眼视觉功能出生后并不完备,而是出生后早期体验看物体的过程中自然发育来的。在两眼视觉发育过程中,如果发生障碍,便可造成斜视。同时,为了形成正确的视觉功能,两眼必须有某种程度以上的视力。一眼或两眼的视力不良,即两眼的视觉功能发生障碍,从而造成斜视。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1.走路姿势异常、平衡差,两次手术(FSPR术+矫形)使脑瘫患者走路越来越稳....
2.肌张力检查对于痉挛性脑瘫患者的治疗有什么意义?
3.脑瘫康复路“坑”真多,各位家长可要小心了!
4.脑瘫手术中使用麻醉对孩子智力是否有影响?
5.爸爸妈妈们知道如何让游戏替代康复训练吗?
专家介绍:
常崇旺教授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国内首位脑瘫医学博士,残联特聘脑瘫专家,创立脑瘫外科康复一体化全程治疗法——梯度疗法,最大程度改善脑瘫治疗效果,专攻小儿脑瘫、顽固性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擅长:脑瘫、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帕金森、癫痫的外科治疗,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