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义
上一期详细为大家讲解了近视合并不同类型斜视患者如何配镜,本期为大家介绍远视眼患者如何配镜。
配镜目的:是使投入光线经过屈折能够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促进视功能的发育,提高视力。
对于弱视及斜视患儿,配戴合适的眼镜不仅可以提高视力,还可矫正眼位,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要理想地矫治好弱视患儿各方面的视功能,首先要在准确验光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的眼位、视力和屈光性质等情况,予以合理的眼镜处方,只有这样,才能免于弱视患儿因视力长期上不来,或形成调节麻痹、眼肌疲劳等副作用而产生的苦恼。
远视伴内斜视处方原则
对有远视伴有内斜视的患儿,眼镜处方时应首先从矫正眼位考虑,其次才是患儿的视力。如以较低的度数既能矫正眼位又能保持较好的视力,可以适当减去一些正球镜片的度数。一般情况下是按验光结果给足配镜的度数。
对少数调节功能过强的患儿,甚至可以适当过矫。尽管患儿因戴过矫镜片,感觉远视力明显降低而不乐意接受,为了矫正眼位应鼓励他们坚持戴下去。戴镜3月-6个月,眼位完全矫正,说明内斜视就是调节性的。
调节性内斜视
若眼位部分矫正,则为部分调节性的。剩余的内斜视应辅以其它方法进行治疗,如双光眼镜、手术矫正等。戴镜6个月以上,眼位毫无变化者,说明这种内斜视不是调节因素引起的,应建议患儿尽早用手术方法矫正眼位。
如若手术、必须等视力上升后进行。内斜视患儿远视屈光度完全矫正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调节、恢复眼位。内斜视一旦全部矫正或大部分控制,就应根据眼位及视力情况,逐渐减少正球镜片度数,否则,将可能因矫枉过正引起调节麻痹而形成外斜视。另一方面,长期戴用全矫镜片也会影响生理性远视的消退等。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伴外斜视处方原则
对远视眼同时伴有外斜的患儿,+2.00屈光度以内者一般可不戴镜。超过+2.00屈光度以上者,尽可能少给,一般以戴最低度数而达到最好视力为原则处方配镜。
有时还可考虑对+1.00屈光度以内的外斜视患儿,适当戴用低度负球眼镜,同时配合正位视训练,这样既有利于视力的提高,更重要的还可以加强调节与辐辏功能,有利于眼位的恢复。
正位眼眼镜处方原则
学龄前儿童眼球前后轴度稍短,有轻度远视(一般在+1.50-+2.00屈光度以内)属正常的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的伸长,生理性远视可逐渐减少而成为正视。如患儿为中高度远视,应在原扩瞳验光的基础上,根据视力的情况,一般可减去+1.50--+2.00屈光度左右处方配镜。
案例分享
患者林某某女18岁
病史:患者10医院行内斜矫正术,术前内斜30-35度,医生给予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出院时裸眼照影交替性内斜5度,戴镜照影正位。最近3年一直未复查亦未戴镜。又出现内斜视,医院复诊要求二次手术。
我院就诊查:裸眼视力右:0.5
左:0.8
医院检查:
验光度数右:+2.75DS/+0.75DC×70
左:+1.75DS/+0.50DC×90
我院检查眼位:裸眼照影:交替性内斜10度,
我院验光度数右:+2.75DS/+0.75DC×75
左:+1.25DS/+0.50DC×
镜方:右:+2.50DS/+0.50DC×75
左:+1.00DS/+0.50DC×
戴镜一月后来我院复诊
戴镜视力右:0.6+
左:1.0+
眼位:裸眼照影右眼内斜10度,戴镜照影正位。
陈林义院长告诉大家:孩子有屈光不正问题不可怕,但是要及时发现,发现问题后要及时纠正、正确对待,不要盲目给孩子做各种按摩针灸等治疗,也不要放任不管,正确验光、合理配镜、定期门诊随访是非常关键的。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工作室小儿眼科患者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