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年《经济学人》报导,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16-18岁青少年中,不到三分之一近视,年,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中显示,我国5岁以上近视人口已达4.5亿,并将在年突破7亿。
台湾眼科专家、儿童近视控制专家吴佩昌先生在他的畅销书《孩子可以不近视》中,讲了34个视力知识、38个医学知识和25个日常防治方法。今天先从34个视力知识中摘取最为精华的10个,分享给大家。
1.视线模糊,看东西吃力就是近视了
否,视力模糊最常见的原因除了近视,还有很多原因,包括斜视、弱视、炎症,以及各种眼病引起的后遗症等。
近视、远视及散光都是常见的眼睛屈光异常,都会产生视力模糊的现象,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并加以区分。
2.近视只是看东西不清楚,没有大关系
否,近视可能导致失明,不能掉以轻心。
近视的可怕之处在于此: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黄斑退化所导致的失明,就算是再高明的眼科医生也爱莫能助。对近视来说,预防与防止度数恶化都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3.父母视力很好,孩子就不会近视了
否,形成近视的主因是环境因素,少部分才是遗传。
4.父母高度近视,孩子也会近视
有可能,有近视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发生近视的比率确实较一般人高。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小孩得近视的概率更高。
有部分人的近视是遗传,约占所有近视人口的20%;而受环境影响造成的近视则更高,约占80%。从遗传造成的近视人口中(近视跟基因有高度关系),可以发现具有家族性,爸爸、叔叔、伯伯,或妈妈、舅舅都有高度近视,而且可以往上追溯至好几代都有高度近视。
5.近视程度会随着年龄趋缓
对,儿童一旦近视,每年平均会加深约度,之后随着年纪增长,度数增加幅度会缩小。
有研究指出,近视度数在小学初中阶段,每年会增加约度;高中阶段每年会增加约50度,等到大学以后度数才会慢慢稳定下来。
为什么年纪越小,度数增加越快?这可能和青春期发育过程长高长大有关。要注意的是,度数越深,并发症也越多。儿童一旦近视后就会持续恶化,若不加以控制度数的增加,等成年后高度近视的机会很大。
6.青少年近视只需要戴眼镜,不需要治疗
否,配眼镜只是治标,无法控制近视度数持续增加。
近视眼镜只是辅助视力的器具,孩子一旦近视,如果没有适当管控,度数就会像爬楼梯一样,持续增加下去,一直要到20岁才会缓和下来。不趁小时候积极控制,等日后度数越深,并发症就会越多,这时候再治疗就来不及了。
7.眯眼看东西,近视会加深
有可能,每个人大概都有眯着眼睛看东西的经验,稍微眯一下眼就会看得比较清楚。然而,这种行为却可能隐含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的情况,家长若发现孩子经常眯着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应尽早带孩子去做视力捡查。
眯着眼睛看东西,就像是照相机把光圈缩小的道理,透过小洞观看,影像会较清楚。只是长时间眯眼用力看东西,眼睛的睫状肌会过度收缩,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增加。
8.假性近视是什么?
因为睫状肌过度紧张引发的视力模糊,一般在散瞳检查后会发现没有近视,因此称为假性近视。
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比成人强,出现假性近视的机会也较高。出现假性近视时,只要注意用眼卫生,注意适当休息,视力大都会回复正常。
9.眼镜一旦戴上就要戴一辈子
对,但并不是因为戴眼镜所以造成度数增加,而是因为儿童近视度数本身会一直加深,对眼镜也就会更加依赖。
10.做了镭射近视手术,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否,镭射近视手术只解决了戴眼镜的麻烦,但拉长的眼轴仍一样长,还是有可能发生近视并发症。
目前流行的镭射近视手术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近视的问题,充其量只是让我们不用戴眼镜也可以看得清楚而已。对于原本因近视而变长的眼轴,无法靠镭射近视手术回复原状,因此近视所造成的并发症不但无法减少,甚至有些学者还认为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保护视力健康,专业人士推荐您服用微视明蓝莓叶黄素酯压片糖果。
视力健康保护神
微视明
全家老少都需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