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是佛系父母,总有生气的时候。不要将我们的负面感受传递给孩子,无需让孩子承接我们的情感债务,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接纳的善意空间,让孩子自由洒脱的成长。”
01
—
卡卡从7、8个月大开始,眼睛一直有些斜视,起初我并未在意,但直到2岁半,同龄人早已基本渡过最初视觉发育的阶段,但卡卡的斜视却没有减轻的迹象。于是,在2岁10个月的时候,医院。检查结果果真不妙,双眼视力远视°加散光50°,且由于屈光不正伴有斜视40°,矫正后依旧达不到标准,属弱视,需要配镜,不排除后续需要手术治疗。诊断结果如晴天霹雳,瞬间敲蒙了我。孩子不到3岁,难道就要戴眼镜了?!这是要戴多久的眼镜啊!
之后的一系列检查几乎是推着我一步步向前,看着坐都坐不住的孩子,趴在检查仪器上,被医生一遍遍的说着“看这里,看这里,不要动,坚持一下啊...”,豆大的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滑下去,我是真心疼。可是也没有退路了,既然能发现孩子眼睛发育迟缓,连医生都在说提早介入治疗是极有可能纠正过来的。转念一想,能在孩子3岁前就发现视力问题,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了。
02
—
隔日,我和姥姥带孩子来到视力训练中心,准备建卡做训练。自从孩子眼睛确诊后,我和姥姥内心也不无焦虑,每次只要遇到眼科的医务人员,就都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把所有想到的问题都要问个究竟。这次也是如此,视训中心的老师场面那是见得多了,看到这么小就戴眼镜的小朋友说话也不那么客气。
由于前一次医生有提到过让孩子放开看电视,我和姥姥出于不解,想再次确认下,便问“远视的孩子是可以看电视吗?”视训老师答:“看是可以看,远视不限制的。不过我觉得不管近视远视都不应该看电视、pad、手机什么的。”姥姥好像听到了关键词,急于盼着老师给予指导,马上跟着问:“可是管不了啊,不给她看,她要闹啊!”“有什么不能管的!这么大孩子还由着她啊!”视训老师的确是说话好不留情面,不分青红皂白数落起姥姥来,“孩子这么小,眼睛都没发育,看电视、看pad没一点好的,这么大的孩子就应该什么都不给看!我孙女3岁的时候什么都没看过,BALABALA...”
视训老师是打开了话匣子,语速加快,声音逐渐提高,眼睛也从姥姥的脸上转向了正在专心做训练的几个孩子,她对大家的感受无所顾忌,还在继续说着。姥姥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便低头冲着卡卡故作严厉地说:“卡卡,你看看医生怎么说的,是不是不能看这些东西!...”姥姥还想说些什么,但原本无所事事,静静听着我们说话的卡卡,此时竟然默默起身,转脸向门外走去,快走出门口的时候,就听她哇的一声哭了。姥姥顺势跟了出去抱起了孩子。而那个视训老师,对此完全无视,还在继续向我宣扬她的视力保护经验。看到孩子哭了,我急匆匆结束了对话,赶紧走出来。从姥姥手里接过了卡卡,她脸上还挂着泪珠,跟我抽泣着说:“我知道了,要少看电视。”
03
孩子情绪得到安抚,很快就没事了。但我在却很好奇,怎么好端端的一场对话,变成了这个样子?回忆过程中,视训老师从那句不能由着孩子开始,就是在批评我和姥姥的育儿方法了。姥姥带孩子辛苦,被批评心里自然不好受。况且我们的确是给了孩子比较大的自由,但也没有任由着孩子啊。视训老师的话说得也有些重了,毕竟我们也是质疑医生让放开看电视的说法才来询问的。电视、pad、手机,我们也是一直都在限制孩子使用的,本想得到一个回答即可,没想到劈头盖脸挨了一顿教训。姥姥这时已是满心的委屈,这些话驳了面子,却又不知如何对付回去。于是姥姥挨不住被驳了面子的不爽,转向了卡卡,一句听医生的话,将刚刚对话里全部的指责、埋怨、委屈和愤怒转嫁给了孩子,孩子承受不住,只好默默地转身,走向门外,最终哇的哭着释放了出来。卡卡哭的时候并没有向我和姥姥求援,可见她的内心也是把我们和视训老师划了等号了,认为我们谁也不会支持她。其实早在一天前,卡卡在我下班刚到家时,就特意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今天我没看电视,我串了珠子(串珠子是她每天的视训内容)!”她知道我们并不希望她看电视,所以是在寻求我的表扬。其实孩子很清楚我们期望她干什么,不期望她干什么。她只是希望能得到我们的信任,她在证明她自己能管好自己。
很多时候,对待孩子的行为大人反而会先入为主的做出判断。总看电视的孩子真的只是想去看电视吗?是不是家中成人都觉得满足他真正的需求太过麻烦,看电视简单便捷又容易使得孩子满足。或是孩子发现只有通过看电视才能获得大人对自己的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