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育文双眼视问题临床诊疗思路上

Hey~

我们又见面啦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10.18

前言

如果患者表现为负相对调节低,即正镜片反应慢,说明他的调节是处于调节过度的状态,用正镜片很难去放松。并且他的调节是表现为超前的,调节灵活度正镜片反应比较慢。对于这样的患者,说明他的调节是属于紧张的状态,比较难去放松。我们可以诊断为调节过度。

汪育文

主治医师,硕士

医院视光学专科副主任

美国COVD(视觉训练视光学院)国际会员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特聘教师

美国纽约NOVA(诺瓦大学)和SUNY(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访问学者

01

双眼视觉异常

今天下午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双眼视问题临床诊疗思路。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下图是美国大学生双眼视异常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些学生当中,异常双眼视的比例大概占到32.3%。在这部分32.2%的人群里,主要双眼视异常的类型是调节不足、调节过度、发散过度伴随着调节过度。

下图是中国大学生去年一整年的双眼视异常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中国大学生当中,双眼视异常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达到了72.4%,与美国的大学生相比,高了40%左右。这部分双眼视异常的人群当中,主要视觉异常的类型有集合不足、调节不足与调节过度。

眼球运动功能障碍

在美国,Hoffman对位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的发生率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有53%的儿童有扫视功能的障碍,43%的儿童有追踪功能的障碍。而Lieberman在对名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扫视功能障碍在所有儿童当中的比例,能达到22.6%。

从这些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很多种双眼视功能异常占比是逐渐升高的。

视疲劳

我们再来看一下视疲劳的专家共识。在专家共识里面,我们发现,视疲劳人群当中,23%是学龄儿童,64%-90%是电脑使用者。其中71.3%是干眼病的患者。这里面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在临床上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视疲劳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机日渐普及,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是因为看手机,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久了之后引起很多视觉功能障碍。其中,非常严重的一点就是,很多人熬夜打游戏或看手机,即连续使用电子产品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会出现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这种斜视不能通过视觉训练加以矫正,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02

临床应用

我们看一下双眼视功能检查以及处理的主要临床应用。

1、配镜类型和戴镜方式(内隐斜、外隐斜、远距和近距)

在给患者进行验光配镜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他的视功能情况,才来选择患者应该如何戴镜,应该配怎样的眼镜。打个比方,我们在做covertest的时候,会发现有隐斜的患者,那这个隐斜,它到底是发生在远处还是近处?它的性质是内隐斜还是外隐斜?这些都影响着我们决定给孩子怎么配镜或者选择哪种戴镜方式。

举个例子,这个患者看远是外隐斜,看近也是外隐斜,如果家长问你,我的孩子近视眼镜应该怎么戴?是白天戴晚上不戴?看远戴看近不戴?还是其他的使用的方法,你怎么回答他?这个时候,你就要根据他隐斜的类型、性质去判断。

如果这是一个近视的孩子,远近都是外隐斜的话,我们该让家长怎么选择?戴镜的话,看远看近是不是都应该戴镜?如果这个孩子不是外隐斜,看远是正常的,看近是内隐斜,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指导这个孩子配镜呢?我们一般情况下会怎样?首先在验配的时候,我们要看AC/A值,看一下这个孩子AC/A值会不会很高?如果真的是AC/A值很高的话,那么看近的时候会怎样选择配戴眼镜?给他一个近附加,推荐孩子使用双光镜或者是渐变镜。如果这个孩子不愿意选择这种类型的眼镜,我们会指导家长,让孩子平时看远的时候戴眼镜,看近的时候把近视眼镜拿掉。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在看近的时候学会放松调节。在我们最基本的配镜类型以及配镜方式的选择当中,跟我们双眼视功能的状态,也是息息相关的。

2、视疲劳患者(非斜视性双眼视障碍引起)

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当中,有很大部分是视疲劳的患者。对于这部分视疲劳患者,建议大家把他收进来之后,给他做一下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的检查。确定好双眼视功能异常的类型之后,再加以处理。

3、弱视患者的协同训练

还可应用于斜弱视的弱视患者,特别是弱视的患者。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特别是对于单眼弱视的患者,往往在弱视训练到一段时间之后,视力不再提高,或者视功能很差,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单眼抑制。主要表现为融像能力非常差。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所以说,双眼视功能的训练,我们要使用在弱视训练当中,作为一种协同训练的手段去做。

4、斜视术后的视功能重建

我们知道,斜视手术是从解剖学上把我们双眼复位,解剖上的复位,但是功能上由于他以前是斜视的,他的视觉功能还是低于正常人的。所以这部分斜视手术的患者,他还要进行功能上的复位,不然的话,过一段时间,有部分患者可能会重新发生斜视。

5、角膜塑形镜和屈光手术的视觉异常处理

有部分患者在验配隐形眼镜或者做了屈光手术之后,由于改变了调节以及集合的需求,所以他如果本身有一点点视觉功能,处于临界值或者视觉功能不怎么好的患者,在做了这些处理之后,他可能会出现视觉异常。

6、其他眼科手术后的视觉康复

03

临床检查

到底双眼视功能要做哪些临床检查呢?我简单的分一下类,分为基础检查和功能检查。基础检查里面,建议大家在做双眼视的临床或者是做视光的临床的时候,首先做最普通的屈光检查。然后再做眼部健康检查,接下来再做隐斜视的定性检查,就是远近距离的遮盖试验去做一下,判断这个患者是属于内隐斜还是外隐斜。通过隐斜视的测量,你就可以知道视疲劳或者他视觉不舒服的状态,是来自于什么类型的视觉异常。比如说是集合不足,或者是发散过度等,你要有个大致的印象。还有就是,可以做一个集合幅度的检查,就是我们所讲的NPC检查。我们要判断患者有没有具备同时知觉。如果这个患者在做Kappatest的时候,你发现他的隐斜度比较大,你也没有时间去给他做测量这个隐斜的量,所以你可以给他做一个很简单的Worth四点灯的检查,你看一下他远距近距的状态,同时知觉是不是具备?如果这个患者没有同时知觉的时候,看到5个点,那么就是有斜视了。如果他看到两个点或者3个点,可能他单眼抑制。这个方法能让你最简单的获得他双眼视功能的评估。看一下这个患者需不需要进一步做一个功能检查?以确定诊断,再进行比较好的视觉处理。

基础检查做完之后,如果发现有双眼视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再去做功能检查。视功能检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主要包括哪几项?第一个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我们一般做四项检查。第二个聚散功能的检查,包括融像的范围等等。第三个是眼球运动的检查,前面也有一个百分比告诉大家,很多双眼视异常的患者都有着追踪、注视、扫视的功能障碍,所以这部分眼球运动检查不能忽略。第四个是立体视觉的检查。最后一个是视觉认知方面的检查,对于一些阅读障碍、学习障碍、视觉认知障碍、自闭症之类的小孩子,建议大家做一些视觉认知方面的检查。

这一块是我们临床检查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大家做视光学检查的时候,必须要包括这么多项内容,千万不能忽视双眼视功能检查最基础的部分。

04

调节功能异常分类

视觉功能异常在中国人当中,最常见的还是集合功能、聚散功能以及调节功能的异常。调节功能异常主要分为四大类,调节不足、调节灵活度不良、调节疲劳、调节过度。调节疲劳其实是调节不足的另一种类型,一开始表现是好的,但是慢慢在用眼的过程当中才出现调节不足,就叫做调节疲劳。所以分类说是分四大类,其实只有三大类。

我们简单的看一下,怎么进行诊断。非常简单的一张图,如果你发现一个患者,在你做视功能的检查当中,发现他调节幅度是低下的,调节滞后又相对比较高,给他做调节灵活度检查的时候,发现他负镜片那一面是比较难过的,即比较差反应比较慢。对于这样的患者,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功能异常?是调节不足?还是调节过度、调节灵活度不良?在测了调节参数,发现有异常之后,我们要往这几个诊断里面套,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对于上面这个案例,眼前戴负镜片的作用是什么?会刺激我们调节。为什么他负镜片反应这么慢这么低下?因为他的调节本来就不好,所以他没办法用负镜片进行刺激,所以才会表现为低下。这样综合考虑的话,这个患者是哪种类型的调节异常?是调节不足,对不对?

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如果他正负相对调节比较低,即NRA及PRA都比较低,调节反应也是偏低的,调节灵活度的正负镜片的反应都比较慢。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考虑他是什么类型的调节异常?正负镜片都不好,什么叫正负镜片?我们刚刚讲过负镜片主要是刺激调节,他调节不好,所以没办法刺激。正镜片主要是用来放松调节的,那为什么他放松调节也不好。说明它调节力很难放松,有时候处于种紧张的状态。所以无论是正负镜片都是反应慢的,并且它灵活度也是偏低的。这种是属于调节不灵活。

再看第三类,第三类跟第一类正好是相反的。表现为负相对调节低,就是他正镜片反应不过来,说明他的调节是处于调节过度的状态,用正镜片很难去放松。并且他的调节是表现为超前的,调节灵活度正镜片反应比较慢。对于这样的患者,说明他的调节是属于紧张的状态,比较难去放松。我们可以诊断为调节过度。

这里面就包含最简单三类的调节异常,调节不足、调节不灵活、调节过度。我们前面讲调节异常有四类,还包括调节疲劳,它是另外一种类型的调节不足。视力一开始是好的,慢慢才表现出调节不足,最后调节疲劳。

未完待续......

给你个机会,

童资讯下期干货主题由你定!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
为白癜风患者解除病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piaop.com/wxsss/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