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视
带你了解双眼视
随着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人们对屈光手术的要求不再是摘掉眼镜后看得清,而是看得更精细、更舒适和更持久。
怎样才能看得精细、舒适和持久呢?这里就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双眼视功能的概念:
什么是双眼视?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你检查视力发现双眼视力都达到1.0甚至1.2时,你能自信地说你的双眼可以完全胜任日常生活吗?答案当然是不,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单眼的视力达标,还需要双眼的密切配合,以达到1+12的效果,这就要提到双眼视功能了。
通俗地讲,良好的双眼视功能就是看得舒适和持久,可以有更好的深度觉(辨别物体远近的能力)和立体视(对三维空间的辨别力),从而让你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地运用双眼:你可以愉快地欣赏3D电影,可以准确判断篮球落点,甚至可以进行精细的显微镜下操作。
由此,大家知道双眼协调的重要性了吧。我们的两只眼睛就像一对默契的双打选手一样,双眼间的完美配合是长期合作形成的。而屈光手术主要通过改变双眼屈光度(可以理解为近视或远视的程度)来达到治疗目的,这可能会破坏双眼间的平衡,就好比搭档已久的组合被拆散重组,这就需要时间重新磨合了。
屈光术后的双眼视
研究表明,屈光手术后出现的双眼视功能大多数是暂时的。例如:
1、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
表现为看远看近切换不灵活或易疲劳,这是由于近视手术切削相当于切削了一个凸透镜,导致需要更大的调节能力才能达到以往的水平。
2、双眼融像困难或复视:
当患者术前双眼屈光度差别较大时,双眼看到的视物清晰度是不同的,大脑为了将双眼看到的图像融合,选择性地屏蔽了视力较差眼的图像;屈光手术后双眼视物都变清晰了,大脑就不能用从前的方法整合图像,因而会短期或长久地出现重影的现象。
3、隐斜或斜视出现:
这一症状主要出现在术前就有这类问题的患者身上。术前他们的症状可以被代偿因而不显现,术后双眼平衡被打乱,症状也就随之出现。
如何防治双眼视?
读到这里,纠结是否进行屈光手术的小伙伴可能会更加忧虑了吧。不要担心,医学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后发现,正常人屈光手术后出现上述症状的概率是很小的,即使出现也是短暂的,术后3个月就会恢复。
但是,如果术前就有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尤其是术前有屈光参差或斜视的患者)就要注意了,你们术后出现症状的概率就高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从此无法摘掉眼镜,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大家还是很有机会圆梦的:
1、在屈光手术前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及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能力、集合能力、同时视能力、融像能力和立体视等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立体视)
2、确有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术前视功能训练(提高调节、集合、同时视、融像和立体视等能力)。
双眼视功能训练仪器
3、医生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如适当保留一定的近视度数等)。
哪些人容易在术后出现双眼视问题?
1、偏心切削或不对称切削会导致棱镜效应
2、术前屈光参差大
3、术前融合储备低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你在术后确实不幸地出现了双眼视功能降低的现象,也无需太过紧张,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通过屈光矫正、棱镜、视觉训练等方式让你的双眼视恢复正常。当然,这是医生们不希望发生的,眼科医生们一定会严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来守护眼睛的光明!
欢迎使用,记得